0%

概要

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指导Link-Cooperation项目的管理和开发过程,内容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开发技术,也不讨论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问题,不过可能会探讨一些开发时使用的方法、设计模式。团队打算从传统软件开发模型OKR管理方法DevOps开发方法论敏捷开发过程(Scrum和看板)以及极限编程XP的技术实践等多方面借鉴、吸取、融合制定适合团队自身的敏捷过程。本文有个人的见解,也参考部分书籍、资料,这些会尽量在文末标注出来。关于敏捷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:《Scrum精髓:敏捷转型指南》和《看板实战》。

这篇指导性文章即使在本项目结束后也永远不会被定义为最终形态,这与Scrum敏捷过程采用或转型工作没有“完成”的定义是一致的(敏捷没有成熟度模型,这是一种持续改进形式,它的使用始终都要与动态的软件开发世界保持一致),该文章将会在不断的冲刺中持续的改进和完善,因为不能够保证文章的当前版本是否存在错误,也不能够保证在实际的项目冲刺时文章的指导方法能够完全适用。

文章的结构分成两大部分:

  • 在前面部分整理相关的知识(不会做到全面细致,但尽量保证正确性),主要包括:OKR、传统开发模型、软件测试模型、敏捷相关知识和DevOps等内容
  • 总结并提出适用于Link-Cooperation项目的初步敏捷开发过程

Notes:文章中的内容,用在指导开发过程时也不需要盲目地遵守,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变动。另外很多知识,光靠文章中这点不完全保证正确性的总结性内容,可能是远远不够的,最好是直接找与特定内容相关的、比较权威的书籍来看看。

Notes:文章中很多术语会附带对应的英文,这是为了能够方便的到外网查资料

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

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换种说法应该是:为什么需要制定Link-Cooperation项目专门的项目开发流程

为了让Link-Cooperation项目能够顺利、流畅、稳定的进行下去,最终产出具有价值的产品,避免Link-Cooperation最终做坏,导致项目失败。照之前协作的项目失败的经验来看,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控制项目、控制团队、使产品开发流程可控的、避免流程僵化、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的开发方法,同时要兼顾轻量、灵活性。另外在项目上线之后,产品的运维同样非常重要,如何监控产品的质量问题、线上服务器的状态等方面,都需要制定一些良好的实践和指导方法。

阅读全文 »

安装依赖

1
2
3
npm install hexo-wordcount --save
npm install hexo-symbols-count-time --save
npm install eslint --save

修改主_config.yml配置

1
2
3
4
5
6
symbols_count_time:
symbols: true # 文章字数统计
time: true # 文章阅读时长
total_symbols: false # 站点总字数统计
total_time: false # 站点总阅读时长
exclude_codeblock: false # 排除代码字数统计

修改主题_config.yml配置

1
2
3
4
5
6
7
symbols_count_time:
separated_meta: true # 是否与文章其它meta信息分开
item_text_post: true # 首页文章统计数量前是否显示文字描述(本文字数、阅读时长)
item_text_total: false # 页面底部统计数量前是否显示文字描述(站点总字数、站点阅读时长)
awl: 4 # 平均每个单词的长度
wpm: 275 # 每分钟阅读单词数目
suffix: mins. # 时间后缀
1
2
3
4
5
post_wordcount:
item_text: true
wordcount: true # 显示字数
min2read: true # 显示阅读时间
totalcount: false # 显示总数

实现方法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# 协议名为xcmd,关联应用cmd.exe
[HKEY_CLASSES_ROOT\xcmd]
"URL Protocol"="cmd.exe"

[HKEY_CLASSES_ROOT\xcmd\Shell]

[HKEY_CLASSES_ROOT\xcmd\Shell\Open]
@=""

# 协议访问启动命令
[HKEY_CLASSES_ROOT\xcmd\Shell\Open\Command]
@="\"cmd.exe\" /k echo %1"

浏览器上看到的效果